基于真实供应链实操经验总结
1. 背景问题
供应链预测准确率低(出口/长周期/新品类常见50%-60%)。
单纯依赖预测 ➔ 断货、爆仓并存,风险巨大。
需要:构建能容忍预测误差的库存和订货系统。
2. 核心思路
不强求预测准确率极致提升(客观上做不到)。
用保质期、销量弹性、极端场景来制定库存与供应策略。
先控风险,再控效率。
3. 实操策略
3.1 极端销量预设
正常销量 × 2 ➔ 预防大促爆单断货
正常销量 × 0.5 ➔ 预防市场转冷滞销
以这两种极端作为库存上下限的参考。
3.2 保质期管理
最大库存量 = 正常月销量 × (保质期天数 ÷ 2 ÷ 30)
保证库存即使销量腰斩,也不会大面积过期。
3.3 滚动下单
尽量避免一次性大量备货。
采用滚动计划(Rolling Plan)每30-45天调整订货量。
3.4 SKU库存分类
A类(高动销主力SKU)➔ 小幅安全冗余。
B类(稳定中频SKU)➔ 按实际需求滚动下单。
C类(低频SKU)➔ 控制死库存上限,必要时砍掉。
4. 具体操作模板(实操版)
5. 实操案例
案例A:出口长周期SKU
保质期:12个月
预测准确率:50%
策略:
首批订货:正常2个月销量。
保质期过半前:启动二次补单,按实际销售滚动调整。
极端设定:销量翻倍时准备快速追加,腰斩时缩减。
案例B:新品季产年销
春季新品,一年只产一次。
策略:
启动预测时按常规销量 +30%准备库存。
采用阶段性调研(每月评估一次实际销量变化)。
保证产季期间销售95%,产季后清货控制5%以内。
6. 关键成功要素
接受误差 ➔ 不苛求预测完美。
设限 ➔ 保质期/极端销量/SKU管理。
滚动 ➔ 快速调整订货计划。
监控 ➔ 每周动态复盘,实时修正。
应急 ➔ 有翻单、快返、促销、清货等备用方案。
📌 结语
供应链计划的成功,不是预测多准,而是计划本身够灵活,够防守,够落地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