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新品预测的难点
没有历史销量,无法直接建模。
出口存在长LT(2-6个月)、贸易合规、清关等不确定性。
国外市场消费习惯、需求波动更难把控。
保质期压力大,滞销、过期风险高。
2. 整体策略
“初期少量试水 + 频繁滚动调整 + 快速验证假设”
分阶段滚动预测,不是一次定全年,而是逐步放量。
每次预测,不只算销量,还要连带库存、运输、在途、保质期一起考虑。
用“假设 → 小批量试错 → 滚动修正”的方法,逐步建立起预测模型。
3. 滚动预测搭建流程
第一步:假设初步销量
初步设置
例如:
类似品A新品首月预估500箱。
假设新品首月销量 = 0.6 × A品销量 = 300箱。
第二步:制定第一轮滚动预测
设定1-3个月的预测量(比如 300、450、600箱递增)。
根据出口LT(假设3个月)反推首批发运计划。
留出安全备货系数(如 +20%)应对超卖。
第三步:首批发运
发运公式:
首批发运量 = (首月预测销量 + 次月预测销量 × 50%) × (1 + 安全系数)
防止刚上市断货
也控制初期积压风险
第四步:周/月度滚动复盘
每月固定时间点,做以下动作:
拉取实际销量
对比原预测,偏差率分析
更新接下来3个月滚动预测
根据实际销售趋势,调整后续订单
滚动更新节奏
第五步:建立预测模型
上市3-6个月后,基于实际数据微调:
季节性趋势
节假日、促销影响
渠道销售差异
初步形成自己的出口新品销量预测模型。
4. 特别注意
新品初期绝不能一次备太多
超过3个月销量量级备货,会极大增加积压、过期风险。保质期倒推发运策略
保质期短的新品,比如180天以内,首批发运绝不能超过90天需求量。打散发运批次
比如可以分为:首批:小量起步
二批:看首月反馈微调
三批:销量稳定后跟进放大
设置临期预警系统
上市即同步搭建临期监控表,每批次到港后实时监控。
5. 案例示范
出口一款茶饮新品,保质期12个月,LT为2.5个月。
假设首月销量:1000箱
假设次月增长20%:1200箱
安全系数:20%
首批发运量计算:
发运量 = (1000 + 1200×50%) ×(1+20%)= 2040箱
滚动计划表(简版)
每月滚动下修,避免继续累库存。
总结一句话
出口新品滚动预测 = 小步快跑,快速试错,动态修正!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