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测的颗粒度(Granularity)决定了你要“多细”地看需求,这对计划和供应策略的准确性、可操作性有很大影响。颗粒度可以从时间、产品、区域等多个维度来定义。

🔍 常见的预测颗粒度维度:


1. 时间颗粒度最常见也是最关键的维度

时间颗粒度

应用场景

优点

缺点

年度预测

战略预算、产能规划

把握整体趋势

粗,难以落地到执行

月度预测

采购下单、生产计划

与大多数计划周期匹配

灵活性一般

周度预测

排产、物流安排

更贴近实操

要求系统、人力更高

日度预测

配送补货、终端预测

最灵活、响应快

数据波动大,容易误导

建议:通常采用**“月度预测 + 周滚动更新”**的策略,也叫 Rolling Forecast

2. 产品颗粒度

颗粒度

示例

应用场景

产品大类

饮品原料、冰淇淋类

战略采购、预算层面

品类级

奶茶粉、果酱类

原料采购计划

SKU级

红茶粉500g、芒果果酱1kg

具体采购、排产、配送

建议:对于物料管理,预测做到SKU级别是最常见的做法,特别是在高周转、保质期短的行业。


3. 区域颗粒度

颗粒度

示例

应用

全国

总部视角预测

预算制定、战略规划

大区

华南、华中等

区域配货策略

省份

河南、广东等

区域销售/供应管理

城市/门店

郑州门店、广州天河区

精准配货、终端补货

建议:一般来说,预测可以做在“省级 + SKU + 月”的层级,往下细分到门店/天会带来预测波动大、管理难度高的问题,除非你有强大的系统支撑。

4. 渠道颗粒度(如适用)

  • 直营 / 加盟 / 电商 / 第三方分销 / 外卖平台等

  • 不同渠道需求结构不同,最好分渠道预测

角度

说明

业务需求

你预测是为了指导什么?(采购?排产?配货?)

数据可得性

你能拿到多少历史数据?有多细?

系统支持能力

你的预测系统/ERP/计划系统能处理多细的维度?

✅ 推荐颗粒度组合(实操常见)

颗粒度组合

说明

SKU × 省份 × 月

中大型企业最常用,适合月度采购、区域配货

SKU × 大区 × 周

用于滚动预测与排产调整

SKU × 门店 × 日

高度自动化企业的理想形态,适合智能补货系统